第六百八十五章 以攻代守-《决战第三帝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崔可夫在斯大林格勒使用贴身战术,为的是让两军绞杀在一起使德军的空中力量和坦克无法发挥作用。

    德军如果想要获得胜利,就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。

    秦川却反其道而行之,在马马耶夫岗使用贴身战术。

    但这其实却是有道理的,原因是不同的战场有不一样的情况。

    马马耶夫岗几乎是暴露在苏军的炮火下避无可避,甚至苏军炮火还占有优势,那么想要守住马马耶夫岗就只有一种办法,那就是跟敌人绞在一起使苏军炮兵投鼠忌器无法发挥作用。

    秦川的战术其实很简单,他遵巡两个原则:

    一,兵力不要放在马马耶夫岗上,否则这些兵力会被敌人炮火大量杀伤。当然,也不能完全不放兵,否则无法获知苏军什么时候攻上来。

    秦川在马马耶夫岗上摆了一个侦察班,这个班分散布置并构筑一道较深的单兵工事……火炮的杀伤是有一定的慨率,对一千人的杀伤慨率是百分之五十,对十人的杀伤慨率差不多也是这个数。

    两者虽然都是死伤过半但却的本质的区别……前者是五百人会严重影响战斗力和士气,后者损失的五个人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
    这个侦察班幸存下来的人,就可以通过信号旗或电话(如果电话线没被炸断的话)告知潜伏在马马耶夫岗下的德军敌人的位置。

    然后德军就依此做出相应的反应。

    这反应当然不是发起冲锋,因为这时通常是苏军炮火延伸的时候,苏军紧跟着这些炮火发起冲锋,德军士兵往前冲就不可避免的会被炮火杀伤。

    德军的反应是与苏军一样,用炮火打出大批的炮弹封锁冲锋的苏军。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杀伤部份苏军,幸存的苏军最终还会冒着炮火冲上马马耶夫岗。

    这时候,德军就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反攻与苏军绞在一起……

    就像现在这样,苏军方向的炮声一停,德军就从隐蔽处跳起来高喊着冲上山岗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