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杨广心中一动,失声说道:“怪不得自从先锋大将卫冼死后,我军中大将再无阵亡者,原来如此。” “若是宋缺真的狠下心思与我大隋死磕到底,以他天刀的身手,潜入大营之中,又有几人可活?” 杨广闻言惊出一身冷汗。 “而且本王来之时也与陛下商议过,岭南(广·东、广·西及海·南全境)乃不毛之地,兼有五岭之地利,山溪瘴气之险,其内皆为夷、僚之辈,纵然我大隋能攻下岭南亦无法治理,倒不如遂了宋缺的心思,封他为镇南公,替我大隋镇守岭南。再者说宋家出了一个宋缺已经是得天之幸,宋缺一亡,岭南诸地必入我大隋之手。”杨林声音洪亮,侃侃而谈道。 “父皇果然英明!”杨广说道。 杨林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,说道:“但这不能以我大隋失利而敕封他,唯有我大军胜过宋缺一阵,才能让他得偿所愿。” 杨广闻言愁道:“但是想要在军略上胜过宋缺,何其难也?” 杨林微微冷笑一下,说道:“阿摐,你陷入了宋缺的陷阱当中,宋缺用兵如神,这一点本王也自愧不如,但宋缺唯有精兵三万,且此时以与我对峙三月之久,岭南疲敝,怎地我中原地大物博?” “宋缺唯有主动出击才能破我大军之势,他的目的达到了,但你不曾想过,此时我大隋已成惶惶大势,不似赤壁曹孟德、前秦苻坚一般,为何要与宋缺争一时一阵的输赢呢?” 杨广闻言疑惑的问道:“皇叔的意思是……” “自古以来,以少胜多,以弱击强,不外乎火攻、水攻,据险而守,伏兵以及主将昏聩,将帅失和之类的,只要我防备了这些,宋缺纵然再有奇谋亦无计可施。” “所以我二十万大军以堂堂正正之师,以势压人,无论宋缺如何挑衅、引诱、谩骂,露出的破绽如何多,都不予理睬,二十万大军稳扎稳打,齐头并进,步步为营,我看他宋缺如何破我的大军?”杨林冷笑道。 “对付宋缺的方略,简而言之,可以概括为六个字,扎硬寨、打呆仗,本王要他如同狗咬刺猬一般,无从下口!” 第(3/3)页